-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陶短房
公元1856年,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是一个“多事之秋”。在北京和大半个中国,这一年是大清咸丰六年;而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许多府县,这一年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但不管是咸丰六年也好,还是丙...
-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许晖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词为方法,从源头抽丝剥茧,在时间的流动中捕捉万千知识:“风筝”原来是传递消息的工具,“赝品”的“赝”竟然跟家鹅有关,“首饰”原来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饰物……原来,古人...
-
《小山重叠:比例、边界、绘画时空的限制与突破》-韦羲
重叠即远近,眺望即山水,《小山重叠》即是对山水画的跨文化观察和解读。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程,本书追根溯源,回到汉魏六朝乃至先秦时期,结合青铜器、墓葬壁画、画像砖石和大量传世画作,寻找...
-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段晓琳
16—17世纪,中国丝绸风靡太平洋两岸,从王公贵胄的独有之物变为跨越社会阶层的“尤物”。跨洋丝绸贸易的出现,象征着全球商业网络的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物质文化随之产生。与印度洋航路相比,太平洋航路的独特之...
-
《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卫周安
六分仪树立在紫禁城的东面,除了作为天文仪器的实用功能,它还是一个文化象征,象征了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关系,也象征了中国自身对外部世界一直抱有的好奇心。本书致力于打破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单一、静止、...
-
《文物虚拟复原关键技术研究: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赵夫群
本书选取秦始皇兵马俑为典型案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文物可以采取的虚拟复原技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本书重点讨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方案,针...
-
《觉醒年代:大师们的历史通识课(全2册)》-吴晗
本套书由《觉醒年代:大师们的历史通识课》《觉醒年代:大师们的历史通识课(第二季)》2册组成。收录了雷海宗、张荫麟、吴晗、吕思勉等历史学家的最具价值的历史研究文章。最有料的历史通识课,全部都在这里!这些...
-
《争权之路:妇女参政论者埃米琳·潘克赫斯特自传》-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本书是妇女参政论者、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创立者埃米琳·潘克赫斯特(1858—1928)的自传。它并非一部完整、严格意义上的人生自传,它提笔于1913年夏天(作者在女儿克里斯特贝尔巴黎家中),停笔于1914...
-
《毛泽东在1949年》-杨冬权
杨冬权著的《毛泽东在1949年》中讲述了毛泽东在1949年内的重大革命活动及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感人故事。
-
《永远的榜样:焦裕禄》-陈广西
焦裕禄,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背后,不仅记录了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岁月,而且承载了一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本书以宏大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思考,生动还原了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