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愉悦,如此忧伤:20世纪文学经典漫读》-吴晓东
在任何一个时代小说都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的一个隐喻。想要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卡夫卡那里领悟先知的深邃和隐秘的思...
-
《流动的圣节》-欧内斯特·海明威
20世纪20年代,海明威曾经以驻欧记者的身份长期旅居巴黎。在巴黎,海明威创作并出版了他最早的几部小说;同样也是在巴黎,海明威结识了格特鲁德·斯泰因、詹姆斯·乔伊斯、埃兹拉·庞德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一...
-
《慢慢,走走又停停:沈从文的旅行》-沈从文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学世界的无冕之王,曾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视为中国乡土文学的典范,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同时又不乏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社会中,他笔下的世界...
-
《心灵的探寻》-钱理群著
《心灵的探寻》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
-
《沙的建筑者: 文集(吴兴华全集2)》-吴兴华
《沙的建筑者》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创作的散文、书评与论文共二十五篇。1940-1941年,吴兴华向上海《西洋文学》供稿,前卫地介绍并节译了当时刚刚出...
-
《马尔克斯的忧伤:小说精神与中国气象》-王鹏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托尔斯泰、加缪、马尔克斯、略萨、大江健三郎等人的创作和文学理论入手,结合中国文坛当下莫言、余华、阎连科、陈忠实等人的创作,深入阐述了“小说对自由的召唤”、“小说的反叛精神”、小...
-
《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石川啄木
寂寞的时候,只能念一首石川啄木。石川啄木是天才诗人,其诗歌有清澈的忧伤,又有明快的可爱。读一首石川啄木,能读出轻轻的寂寞,也能感受淡淡的可爱。《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收录了石川啄木的三部小集子包括《一握...
-
《美国公益图谱:从传统到现代》-徐宇珊
本书各篇文章类似于文学小品,笔触细腻,清新自然,从四个方面展现了美国公益的图谱,分别是传统社会服务、公益生态网络、社会创新实践和公益慈善新模式,希望反映出美国公益慈善的若干侧面,告诉国内的读者,美国目...
-
《走进大文豪的家(《唐顿庄园》编剧推荐,探访莎士比亚、简·奥斯汀、柯南·道尔的跨时空古宅)》-【英】尼克·钱纳
《走进大文豪的家》从一些广受欢迎的作家的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作家周围的事物包括房屋对他们写作的影响。其中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隐居在英格兰西南部时的住所,伊夫林·沃晚期作品《旧地重游》中的原型——...
-
《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朱国华
本书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所突显出来的文学艺术合法性命题出发,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真理性一直被指认为文学艺术成为可能的精神本质。然而,无论是从这一命题的普适性上还是从真理这一概念使用的含混性上都不能令人信...